尊龙用现金娱合于中邦照明计划的三个题目

  《照明应用》栏目开办以来,陆续发表了6篇有关照明应用的文章,在一些专业人士与读者中引起相当的反响。

  有些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照明电器发展很快,灯具灯饰与电光源的产量名列世界前茅,但是照明应用水平不高,特别是不少消费者对照明知识了解不多,影响了消费水平的提高。《照明应用》栏目的开办,有利于在照明应用方面进行科普。也有的专家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提出疑问,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栏目支持人与本刊希望大家就我国照明应用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发表看法,进行争鸣,用事实说话,以明辨是非。现从来稿中选择一篇刊登,以飧读者。

  2005年12月22日,消费日报《中国照明》专刊第一版刊登了一篇《中国照明设计的疑惑》,读了以后笔者却产生了更多的疑惑!

  中国照明工程九成是国外设计师参与或设计的。这是《中国照明设计的疑惑》作者提出论点的前提,在此假设下,作者质疑为什么不用本土设计师的作品?然后对中国的照明作品批评为太多的商业化味道,缺乏基本的美学功底,不讲究结构,不讲究文化,不讲究造价。

  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该文作者的定论的前提就有可疑之处。的确,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大型和超大型工程的设计,的确请了不少洋设计师,这也是中国设计工作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随着见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最近几年,本土设计师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没有该文作者精确到90%工程为洋设计师设计的统计,但笔者从照明学会和建筑学会了解到,这几年本土设计师担纲的项目绝对超过50%。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不亚于洋设计师尊龙用现金娱,连一些外资设计单位在国内的工程中,也大量依靠本土设计师独立设计,如前几年获得北美照明设计大奖的上海科技馆和威海体育馆就是由一批复旦大学毕业、没有留过洋的年轻中国设计师完成的。

  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当然希望有更多大师级的中国设计师承担精品设计,但需要时间和经验。

  《中国照明设计的疑惑》的作者提出:风靡当前的一股欧陆风正愈演愈烈,误导并破坏了中国大都市的形象。事实真是这样吗?什么叫欧陆风?

  其实该文作者也不认为欧陆称得上一种风格。笔者暂且把英美加进去统称为西方风格以便于考察。

  西方风格经历了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这样一个大致的过程,并留下了一大批经典建筑,这是人类的财富,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历史。我们不要看到一座带有罗马复兴样式的穹顶建筑就认定是在复制华盛顿国会大厦;看到一座多廊柱的古典主义作品就认为是抄袭罗浮宫。根据业主的爱好和应用的领域,有一点这样的建筑无可非议。可是该文作者却断言这种建筑里所用灯具和布局并非都是上品,大部分有鱼龙混杂的境外下品及本地生产的假冒产品。

  我知道这类建筑有一些属于市政建筑,如果他们知道了该文作者的观点,是要告到法庭上去的。

  我们当然应当走具有东方特色的建筑风格之路,但这也不是古代建筑的复制,有一点大屋顶、四合院、石库门甚至吊脚楼是可以的,但认为新建筑也一定要斗拱风格、歇山式或宫殿式盖顶、照壁或华表的结构才是民族化,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要通过借鉴中国古式、西方、各民族的风格,结合我们现代中国的特点,设计出美观、舒适、高效的建筑和照明作品来。

  商业化和艺术化是互相排斥的吗?《中国照明设计的疑惑》的作者认为,现在一些照明设计的问题在于表现出太多的商业化味道,缺乏基本的美学功底。这样的观点,在今天提倡设计师面向用户、面向市场的时代,有点行而上学了。

  商业化和艺术化不仅不排斥尊龙用现金娱,而且往往是相互促进的。追求真正的的商业价值,必须从技术上、艺术上、人性化上下功夫。而追求真正的艺术化,才能使作品具有商业价值。如在同一期《中国照明》专刊的第三版,刊登了一篇杭州亮灯办的文章,提出了照明设计的四个理念:绿色照明的理念、整体性的理念、间接照明的理念和营造光环境的理念。这四个理念对建筑照明的商业化和艺术化做了较为完美的归纳。